在鄒某某猥褻兒童案中,被告人利用被害人家長的信任和疏于防范,長期對兩名不滿10周歲的男童實施猥褻,手段惡劣,并導致兩名被害人心理受到嚴重傷害,人民法院認定被告人屬于猥褻兒童“情節惡劣”,依法從重判處刑罰,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詳情]
全國中小學校迎來了新學期,不少家長、學生收到新提醒: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將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在進校后應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詳情]
受疫情影響,線上教育培訓業務快速發展,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各種教育培訓服務,教育培訓線上線下交融取得了良好發展。但教育培訓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因退費困難、虛假宣傳等問題屢遭消費者投訴。專家建議,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監管,真正做到讓教育培訓行業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
[詳情]
在案人員聲稱公司上線的網購平臺系創新型電商營銷模式,進行實物銷售,只是利用“抽獎”刺激顧客消費——
[詳情]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移動互聯網時代,個人信息和用戶數據成為重要的商業資源。一些企業和個人為牟取經濟利益,導致垃圾短信、騷擾電話頻發,讓人們不勝其擾。保護私生活安寧已經成為一項迫切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
[詳情]
據西安白鹿原白鹿倉景區官方微博消息,針對游客爆料“白鹿倉一碗面15元四根”,白鹿倉景區1日發布致歉和處理公告稱,目前,景區已責成涉事商戶停業整頓,調查結束后將按照《景區商戶管理規定》嚴肅處理。
[詳情]
昨日,揚州市江都區警方通報一起涉及百余名外籍人員的非法就業案件。犯罪分子發現外教市場利潤可觀,打造從網上發布非法就業廣告、組織外籍人員非法入境,再到分派至各培訓機構的違法犯罪鏈條,從中牟利。經查,犯罪嫌疑人林玲、王浩等7人,多次以虛構入境事由騙取短期學習簽證的方式,幫助百名外籍人員入境,并安排到英語培訓機構非法務工,獲利數十萬元。
[詳情]
記者25日從北京鐵路警方獲悉,近日一女子在北京站出站時,因持變造的核酸檢測報告被鐵路工作人員當場攔住。目前,該女子已被北京鐵路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詳情]
長江保護法將自3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2月25日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促進資源合理高效利用,推進長江流域綠色發展。
[詳情]
醫保基金是老百姓看病就醫的“錢袋子”,有人卻把醫保基金看成“唐僧肉”,想方設法從中“滴漏滲透”,騙取醫保基金。騙保手段有哪些?如何保護好“救命錢”?國務院日前發布《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向醫保基金使用與監管“亮重拳”。面對騙保,老百姓也要擦亮眼睛。
[詳情]
近日,一則保險公司員工實名舉報公司大量造假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2月24日,一名自稱在中國人壽嫩江支公司工作了16年的員工發布的舉報視頻登上熱搜。當事人舉報稱:中國人壽黑龍江嫩江支公司總經理存在保費造假,騙保套錢謀取私利等問題。同時,當事人還表示,因為舉報公司領導,她受到了公司的打擊報復,已被開除。對此,中國人壽方面有關人士表示:正在調查核實,有相關進展將及時回應。
[詳情]
2月24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0年“江蘇省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和“江蘇省市場監管系統網絡交易十大典型案例”,通報江蘇省網絡市場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開展網絡市場監管情況。
[詳情]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王偉24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贍養糾紛仍然是涉及老年人權益保護案件的主流。
[詳情]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24日發布人民法院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其中,92歲老人被子孫以賬戶掛失為名,其24萬元(人民幣,下同)存款被取出并存入孫女賬戶,作為“強行啃老”的典型案例發布。
[詳情]
市場監管總局在中國政府網回復關于“互聯網社區團購平臺以低價傾銷市場”的留言時表示,2020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范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其中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等。群眾如果發現涉嫌違法線索,請通過12315平臺進行舉報投訴。
[詳情]
“小宋,你這兩天去李某家回訪沒?她家里情況和春節前相比有什么變化?還有,那個叫魯某的女孩情況如何?”2月20日11時許,剛處理完手頭事宜的河南省魯山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聞延菲撥通了第五檢察部檢察官宋宛蓉的電話。
[詳情]
自去年起,接連有幾起涉及App采集個人信息是否侵害用戶隱私及個人信息權益的案件,如微信讀書案、抖音案、微視案等,目前法院已對這幾起案件作出了一審判決。相關案件頻發,也是App違法違規采集個人信息問題日漸突出,以及廣大網絡用戶權益意識增強在司法領域中的反映。綜觀這幾起案件可以發現,都涉及到“社交關系”問題,“社交關系”是否屬于隱私抑或個人信息?當相關權益受到侵害時,用戶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都是社會大眾非常關心的問題。
[詳情]
“居者有其屋”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居住權益,體現社會文明的進步,民法典對居住權作出了明確規定。
[詳情]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不僅是我們的文化搖籃,還以豐富的水資源哺育著沿岸4億多人民。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長江并沒有得到與之重要地位相匹配的保護。因此,盡管我國已經有為數不少的涉及長江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及各種政策規定,但制定一部全面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法律,針對長江特定區域、特定問題采取特別制度措施,仍顯得尤為重要。
[詳情]
這兩天,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在一起離婚糾紛案件中判決男方給付全職太太家務補償款5萬元,引發廣泛關注。這筆補償款該不該給?網友間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對此,房山法院作出了回應。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