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柳泉鎮北村村的人氣一直很旺。從過去的采石村,到現在打起“文旅牌”,三面環山、一面靠水的北村,走上了綠色發展的新路。
銅山境內,六七百座山頭披上綠裝,京杭大運河、故黃河穿境而過,30多處湖泊碧波蕩漾,一路山水裝扮美麗家園,綠水青山迎來金山銀山,當地人笑言:打通“兩座山”,幸福在銅山!
“原來我在周邊的化工廠打工,后來廠子關了,就回到村里創業。”借著文旅熱,2020年夏天,北村村青年王叢在景區開了一家奶茶店,第一個月的收入就有十多萬元。從小店里望去,微山湖美景盡收眼底,湖岸百畝沙灘邊不時有游客開著車經過,留下一片歡聲笑語。
沿著山路走到村里,經過整治的北村村保留下漁村風情,別有一番韻味。“我們可不能住著破爛的房子奔小康,現在住的都是功能完善的湖景房。”北村村婦女主任王雪笑呵呵地介紹,在全區人居環境整治評比中,北村村下轄三個自然村全部摘得一等獎。
近年來,銅山區鄉村整體面貌煥然一新。2018年7月,銅山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萬戶集中居住”百千萬工程,分門別類地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聯合國副秘書長、人居署執行主任謝里夫在漢王鎮紫山村考察后稱贊:這里的農村,非常美。
銅山區嘗到了良好生態帶來的“甜頭”,但也經歷了轉型“大考”。全區14個粉磨站,關閉了十個;十個鋼鐵廠,僅保留一家……徐州近些年對四大傳統行業進行整治,其中超過六成企業在銅山,僅在該區關停取締的“散亂污”企業就超過2000家。
2020年6月底,位于江蘇銅山經濟開發區的江蘇徐鋼鋼鐵集團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關停了兩條較為落后的鋼鐵生產線。同時,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項目加快建設,建成投產后將年產550萬噸優質特鋼。看著老廠房正在被拆除,工人們很感慨:“破舊立新,迎來的將是更大發展。”
傳統產業不斷提檔,新產業加速落地。在此次“環保風暴”中,作為鋼鐵、焦化產業重鎮的利國鎮,拆除了49個豎爐,全鎮被“砍”去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利國鎮工業辦主任李月說,他們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抓緊推進裝備制造、裝配式建材、現代物流和生態旅游等“四新”產業發展。
李月帶記者來到一片近500畝的建設工地,這里原來有片“散亂污”企業,周邊居民曾吐槽,早些年因為粉塵多,他們都不敢穿白襯衫。“現在規劃建設徐州高新區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已招引幾家企業,前景不錯。”
新舊動能轉換升級,正成為銅山強勁發展的新引擎。僅徐州徐工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這一家企業的產值,就超過了以前傳統水泥和煤焦化企業產值之和。“四大行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成果,全區產業發展邁入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水平提升的加速期。
2020年10月下旬,銅山區接連在“經濟戰場”傳來“好消息”。22日,30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92.4億元,涵蓋智能裝備制造、安全應急、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多個產業領域;28日,舉辦2020中國銅山投資懇談會,總投資170.2億元的24個項目現場簽約。
“一張‘白紙’上,銅山區正構建起一座生物醫藥新城。”2020年10月29日,在2020淮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暨首屆醫療器械佛手山峰會上,江蘇省藥學會理事長胡曉抒對位于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徐州淮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表示贊賞。經過精心打造,該項目一期占地54畝的平臺運營中心、孵化器大樓和五棟多層專業化廠房已投入使用,18家行業內重點企業集中入駐園區。
目前,銅山形成了以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汽車及核心零部件三大產業為主導,以安全產業為特色,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循環經濟、大數據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的“31N”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以高新區為龍頭、經開區為支撐、六個工業鎮為特色的“116”園區發展格局。
“銅山之于徐州,不但位置處在‘C’位,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城鄉建設等方面也是全市的核心主力、硬核擔當。”銅山區委書記龔維芳信心滿滿地向客商推薦,2017年銅山區GDP在蘇北率先跨過千億元大關,2019年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第28位,省高質量發展監測評價考核第六位,較2018年前進六位,是徐州市唯一獲獎縣(市、區)。2020年4月,銅山區被評為2019年度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
銅山區把更多發展紅利讓百姓共享。在新區街道驛城村,村委會大院里建起便民服務中心,提供養老保險、殘疾證、生育證等十項業務的辦理,讓鄉親們在“家門口”享受到貼心服務。
“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銅山區集中力量解決事關群眾生存發展的頭等大事,重視解決影響百姓日常生活的關鍵小事,走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路。目前,6.9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98個經濟薄弱村經營性收入全部達標。
來源:中國徐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