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無論是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還是新冠肺炎,作為感染病學專家,嚴友德總是處在最前沿、最前線。他是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中,他超前預判,沖鋒在前、指揮在前、堅守在前,不漏過一名真正的新冠肺炎患者,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嚴友德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感染科主任
未雨綢繆,守牢疫情防控第一關
從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出現,到新冠病毒肺炎的認定,再到疫情的擴散,他一直密切關注疫情形勢的變化。1月16日晚上,省衛健委、省疾控中心緊急召開全省視頻會,對各地新冠病毒肺炎的診治和防控工作做了部署和要求。1月17日一大早,他立即召開專題會辦會。感染病科、急診醫學科、呼吸內科、兒科、婦科、產科、重癥醫學科等臨床重點科室,悉數參加。“從現在起,全院緊急進入備戰狀態!”會上,嚴友德神色凝重。
快速響應之下,是忙而不亂的有序落實——自全面打響防控阻擊戰以來,他組織全院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現場辦公會議20余次,在全市率先將發熱門診分為疫區發熱門診和普通發熱門診、率先完成了多梯隊醫護人力的儲備、率先完成了醫用防護物資的緊急采購準備等。為解決醫用防護物資短缺的問題,他從科學防治、規范防治的角度出發,結合疫情發展動態,多次組織醫院調整優化發熱門診空間布局、疫情防控一線醫護排班模式,指導全院在保障疫情防控質量的基礎上有效減少了防護物資消耗,為打贏疫情防控持久戰做好了準備。
從1月17日以來,他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無論是發熱門診改造、人員配備、物資儲備、空間調整還是流程優化,嚴友德都要親自安排,不敢有絲毫懈怠。在他帶動下,全院醫務人員無所畏懼、主動擔當,爭做最美“逆行者”,為591萬宿遷市民筑起疫情防控的第一關。
科學防控,第一時間發現首例確診患者
1月23日下午4點,一名17歲女生來到發熱門診就診。高燒38.5℃、咳嗽、從武漢回來……5分鐘后,醫護人員將女生送到隔離病房留觀。隨后,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樣本被送到市疾控中心微生物實驗室。
1月24日凌晨1點30分,樣本檢測結果顯示:病毒核酸陽性,宿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這是他和團隊在疫情防控中度過的第一個不眠之夜。對于發熱門診的工作,他直言,盡管流程多次改進,醫護人員嚴格按照規范科學診治,但每天心總是懸著,總擔心哪個環節會漏掉可疑病例。第一例確診患者出現后,接下來,就是與時間賽跑。第一時間上報確診病例信息,第一時間啟動“流調”程序,第一時間聯系市傳染病醫院轉運患者……
凌晨5點,他與市衛健委主任劉仰剛一起,陪同患者來到市傳染病醫院。安頓好一切時,天色已漸亮。自此,他每周都會到市傳染病醫院會診,指導確診患者的救治工作,并積極參與院感的管理及疫情整體防控工作。作為業內知名感染病學專家,應市衛健委邀請,多次與市級醫療檢查組一起,到各縣區開展疫情防控專項督查,為及時發現疫情防控風險漏洞,夯實全市疫情防控體系作出了巨大貢獻。
逆行一線,全力打贏疫情阻擊戰
“有嚴院長在,我們就安心了,任何困難我都能克服”。“看到嚴院長在巡視,我們一線醫護人員就有了靠山、有了底氣”,這些話是全院醫護人員最近經常講的話。他每次匆匆而過的身影,已成為我院疫情防控一線最動人的風景。
在他的科學研判下,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院做足了準備,有了充足的底氣。自1月17日至今,醫院發熱門診累計接診5857人次,其中特殊(疫區)發熱門診接診病例1211人次。全院共送檢冠狀病毒標本5816份,篩查疑似(確診)患者7例。“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疫情發生以來,不斷刷新的治愈數字,時刻牽動著全市人民的心,這背后,是廣大醫務人員夜以繼日沖在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的大愛與擔當。盡管黑眼圈已經透露出疲憊,但嚴友德依然覺得時間不夠用。他說:“大家都很累,但是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一定要跑在病毒的前頭!”(來源:宿遷市總工會)